第六百六十六章 局势明朗三方鼎立(1 / 2)

断狱 离人望左岸 1910 字 27天前

蒙哥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但雅罗斯拉夫一世和麾下的维京人,却有些不明不白,他们之所以来到哈尔和林,就是为了帮助蒙哥,谁都知道拔都是支持他的,今番雅罗斯拉夫一世亲自前来,意图再明显不过,蒙哥又何必继续装下去?

于是乎,雅罗斯拉夫一世终于还是忍不住,发下命令,但凡是不支持蒙哥的,尤其是乃马真的人,都将被视为必须要打败的敌人!

被称为铁骨者的维京人,也终于纷纷走上街头,让蒙哥的对手感到恐惧和颤抖,让他们闻风散胆,知难而退!

他们始终想找出那个将雅罗斯拉夫一世的勇士打败的南朝人,甚至将汉人区都翻了个遍,可惜并没有找到此人。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那个南朝人并不在汉人区,而是受到鲁丽格公主殿下的庇护,想要找到那个人,只能正面对抗鲁丽格,也就是说,让蒙哥和贵由正面交锋!

可惜蒙哥不是鲁莽之人,事情也绝不是这些铁骨者们所想的那般简单。

由于雅罗斯拉夫一世的强势介入,使得哈尔和林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虽然仍旧热闹,但这种热闹之中却又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肃杀。

雅罗斯拉夫一世的人在四处耀武扬威,乃马真就算想要息事宁人,底下那些怯薛歹也咽不下这口气,仅仅只是两三天,城中便爆发了数十起冲突!

蒙古各部族的人齐聚于和林城中,这些人气血方刚,精力过剩,又想着展现自己的强大和勇气,是做不了看客的,这种冲突很快就会引发大规模的斗殴。

有人支持蒙哥,也有人支持贵由,政见不和可不仅仅只是在心里嘀咕,而是大声争吵对骂,最终大打出手!

在那达慕召开的前五天,这种分歧终于摆上台面来,支持蒙哥和支持贵由的蒙古族人,分成了两个阵营,泾渭分明,而蒙哥从一开始的默许,到如今大肆接见自己的支持者,态度上也不再暧昧。

乃马真生怕蒙哥会发动政变,便调动了怯薛军,以城中骚乱越甚为由,实行了戒严和封锁,一旦蒙哥有所动作,就会被怯薛军控制起来!

可到了第二天,雅罗斯拉夫一世的五百铁骨者开道,蒙哥带着雅勒泰伦等人,甚至将克烈氏等,一并带了出去,对外宣称那达慕即将召开,大家也需要走出野外了。

蒙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的军队驻扎在外头,和林城中没有他的人马,而且他这么做,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那达慕安排在和林城外三十里处的大草场上进行的,这些个首领和皇族需要拖家带口,必须提前几天出发。

怯薛军对此也没有阻拦的理由,因为怯薛军是绝对忠于皇家的,终于成吉思汗的家族。

怯薛军都是挑选贵族的子弟和少部分家世清白的平民子弟充任,但怯薛军的领袖,直至后来的元朝,都仍旧由四大家族的子孙担任。

这四大家族便是成吉思汗的四牙,也就是成吉思汗还没当皇帝,当盗马贼之时,四处被人撵的时候,四个最好的那可儿,木华黎等四个最好的伴当。

这四个人对成吉思汗的贡献最大,蒙古帝国能够建立,这四个人居功至伟,成吉思汗对他们也最好,便是驾崩之前,都留下遗诏,叮嘱后世子孙,一定要善待这四个人的后代。

所以怯薛军一直掌控在这四大家族的手中,不会偏帮窝阔台或者拖雷等任何一方,谁是真正有益于蒙古帝国,他们就支持谁。

确切来说,即便成吉思汗已经死了,这四大家族仍旧忠于成吉思汗,他们守护的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是成吉思汗的遗产,成吉思汗留下来的偌大帝国!

蒙哥搬出和林之后,便开始四处拉拢支持者,当初拖雷监国,十二万多蒙古军队,他的手中掌控十一万多,可见他在这些人的心中,拥有着多么巨大的威望。

蒙哥是拖雷的儿子,这些人自然将这份拥戴,转移到了蒙哥的身上!

但乃马真和贵由也不是束手无策,大忽里台是蒙古族的基本政治制度,部族之中但凡有什么大事,无一不是通过大忽里台来决定的。

部落里头的小事情,首领能够决定,可重要职务的任免,则需要忽里台会议来商量决定,这种长老圆桌会议,存在着一定的民主性质,也一直沿用了下来。

便是铁木真这个成吉思汗的封号,也是举行了大忽里台,由大忽里台会议赐予的。

也正是因为大忽里台乃是蒙古帝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所以无论是蒙古帝国内部的人,还是远征塞外或者西方的人,都必须班师回朝,来参加这个活动。

早先举行大忽里台,西征的那些人都必须回来,仗才打到一半,蒙古大军便匆匆退军,也给欧洲那些小国家,留了喘息之机。

贵由从西方撤军之后,从维也纳和马穆鲁克王朝,带回了不少马木留克雇佣兵,这些马木留克雇佣兵的个人作战能力,或许不如维京人的铁骨者,但若论起团队作战,他们的作战能力却远超维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