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孽海报应困人王,天功作桥德为索(1 / 2)

道辟九霄 太上真君 3485 字 16天前

善恶并存还是善恶相抵?

这已经涉及整个玄正洲众生未来的审判流程。

地府上空凝聚滚滚天地之力,紫气青霞盖阴穹,天音玉响震冥土。茫茫昊天似乎正期待着这一次审判廷议的终末。

“有些不好办了。”清泓皱起眉头,只见旁边道德宗主等人也露出类似的神情。他们也已经看出来,这次审判康帝已经不单单是泄愤,更是一种典型案例。

康帝功德很多,这些年治理江山外加国运龙气的加持,足以用一身功德抵消业力。哪怕得罪神灵,哪怕捣毁神庙,他的功德也能消弭业力。

假如要审判康帝,那么也意味着日后不允许“善恶抵消”。不单单是康帝,仙门诸仙亦或者两界诸神都不能善恶抵消。而影响更大的,应该是普通人。

毕竟人孰能无过,凡人们经常犯错,如果因为某一个过错,就否定所有的功德,那么很多功德善人都无法安心转世,怕是要去地狱转一转了。

一开始,诸神怀着报复康帝的念头,想要看他落得应有下场。可看到地府将这件事闹大,影响意义深远后,不得不静下心沉思。

哪怕是为其他人着想,也不能单纯考虑对康帝的复仇。

四位先帝见仙神们陷入沉思,心中暗笑不已。

他们早就猜到这件事不简单。审判康帝?先考虑考虑你们地府的审判流程吧!

地府的价值观,仙道的价值观,神道的价值观以及凡人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到底什么善,什么是恶,恐怕各家的理念都不同吧。更别说魔门的迥异理念,由他们当搅屎棍,这次审判康帝的行动怎么可能顺利?

庄帝心中思忖:“地府审判制度中漏洞太多。本来他们单独在冥土审判,阳世仙魔鞭长莫及。可他们偏偏要玩这一出,非要在仙魔面前立威。那么今天就让审判无疾而终,让你们地府颜面大失!”

他对旁边一个讼师递眼色。那讼师上前对诸位仙家行礼:“敢问诸位仙家,你们以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太元宫主深深望了讼师一眼,幽邃的目光仿佛要把人心看穿。讼师忙低下头,只听宫主淡淡道:“仙道勘天,贵在顺逆。顺天为善,逆天为恶。”

“不对。”道德宗主马上反驳:“天心之外尚且有人道顺逆,得惠众生为善,损伤众生为恶。”

“道友,如你之言。为救一人而杀万人,是善否?”太元宫主抚掌大笑:“事无绝对,善恶无界。你那所谓善恶道德之理,在天道面前不过笑谈。”

别说仙魔,仙道内部的善恶观,以及他们涉及的理念都不相同。伴随太元宫和道德宗的分歧,太元宫主旁边的某位仙家嘲讽一笑:“道友,你这善恶道德理论,是整个道德宗的想法,还是德宗一脉的想法?”

“这……”宗主哑口无言。是啊,哪怕是道德宗内部都还存在着理念之争呢!

太清宗主见好友遭遇,马上转移话题:“结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受恶报。这才是正道,岂能善恶两分,相互混淆?以贫道之见,善可嘉奖,恶亦当惩。康帝作为人王功德广大,日后或转世享受十世富贵,或在冥土享受极乐。但生前结下的恶因,也必须由诸神还以报应。代偿还恶业后再行转世享福。”

他把事情重新扯回康帝,显然是不准备继续纠缠所谓的善恶之分。这种分歧,玄门持续多少年了?真要说,他跟好友之间都有分歧呢!

但龙庭的人自然不会放过仙道内部的矛盾,而魔门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于是南方魔教教主大笑道:“我辈超凡人士,哪管什么人间善恶。万物竞择,这就是天道。仙道诸位执着于凡人的善恶观,是不是太可笑了?”

南方教主偏向善恶相抵,最好是天功抵人过。杀千万人而顺天道,谁能说一个不字?

诸位大君面沉如水,静静坐在上首听下方各道统争论。

天功抵人过?怕是魔道要直接把所有人族杀干净吧!毕竟对天地而言,人族无非是一个种族罢了,并非不可取代。

“的确。”神道一方有几位神灵点头。南方教主先是一喜,但随后便被这些神灵挑起火气。

一神说:“执着于凡人的善恶,很难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处理问题。但是从超然博达之外看,为了凡人的延续,一个普世而存的道德理念也是必然。这一点,道德宗无错。仙道就是比邪魔要强。”

“哼!”南方教主怒瞪神灵,而这位被凡人万民敬奉的保护者也回看过去。那双平静的星眸仿佛容纳星空世界,不起半点波澜。

说句不好听的,神灵所看重的,已经不单单是“人”这一个体的利益,而是从整个种族延续的角度考量。

怎么调整,能让人族长久的绵延?怎么修正,能避免毁灭的命运?

承载凡人的香火祭祀,他们的确有义务保护凡人。但这一切基于“人神之约”的基础。和诸神定下契约的是整个人族,而不是某一个人类个体。

纵观人道兴盛的数千年,很多达者俊杰背后都有着神灵支持。通过这些人,神灵慢慢改良引导陶艺、纺织、饮食等各行各业,将蛮荒的人类引导向文明。这是神灵对凡人代代祭祀的回报。

“凡人的目光只观朝夕,神灵的目光可视千年。”

“为了人的延续,秩序与道德是必然存在的理。”或改或易,随时代不同而变化,但秩序一定存在。

这就是人道。

“所以神君认为,顺应人道,维系人道为善?”庄帝立刻抓到佑安神君的话中漏洞。

清泓暗道不妙:承认维系人道为善,那作为人道象征的人王,岂非至善?不行!不能让康帝顺利脱罪,不然地府秩序何存?

随着庄帝的话,龙庭一系众人面露得色扫视众人。

玄门诸仙和诸神脸色变化,马上思考应对之策。

“咳咳……”清泓轻轻一咳嗽:“人道乃森罗万象之道,但凡天地有情众生俱在人道之列。毛羽鳞介蠃,皆无例外。所谓人王,不过苍生百相之一。细一归类,仍在善恶二元之中。”

清泓这一说,自然绕开“人王代表人道”的话题,重新转回善恶之论。

冲虚道主瞬间明白他的心思,说道:“我提倡善恶相抵。不过要把天功和人德两分,天功抵消天道业力,人德抵消人孽业力,这样如何?”

另一位仙家立刻反驳:“哼!如果可以赎罪,可以用功德抵消业力,那天底下岂非杀人者反而是最修功德道的人?怕是天底下的杀人犯,都要谋取一身功德了吧?”

龙庭一方的某位讼师马上说:“如果一个人因为作恶而行善,从根本上也让世界上的好事增多,弃恶从善何尝不是正道?”

“黄口小儿,岂不闻‘有心为善非善也?’”

“仙师指的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吗?但这样一来,岂能体现善恶之别?”讼师慷慨激昂:“人王于人间立道定律,凡拾金者,可得三成作酬。在此律之前,多有人拾金而自藏。但自从这一律法颁布后,经常有人将所得之物还给失主。难道仙师认为,这种主动做好事的人,不应该褒奖?”

清泓莫名的,想到前世“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律,救赎国人,可得赏金。子贡赎人而不受赏,被孔子怪罪。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这讼师所指,便是教化之意吧?”

世人常愚,达不到圣人的高度,自然不能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需要一步步慢慢引导。告诉他们,行善积德可以消罪,或许能让人间风气随之一正。

转轮王默默点头,昔年地府十位大君建立审判制度,便是为了引导凡人行善的风气。

“凡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如果他们因为畏惧地府惩戒而不断做善事,其实对人间教化大有帮助。”另一位神灵有所意动。比起神道和康帝的意气之争,如果能让人道进一步发展,这才是头顶大事。为此,他愿意暂时放下个人恩怨。

“这么说,阁下也倾向于善恶抵消?”

“差不多吧。”

五毒神君看看四周,不少神灵露出类似的表情,于是他开口:“说起来,来地府之前我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神君清清嗓子:“我来之前,见一群民众抓住一个杀手,想要将他砸死。据说是此人杀死一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所以被善人恩惠的民众准备为恩人报仇。”

一位阴王先帝皱了皱眉:“知恩图报,这是好事。”

神君:“但细一追问,才发觉其中内有隐情。”说到这里,神君卖了个关子,扫视在场众多地境高人:“诸位猜猜,这其中的隐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