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大决战——突出部(2 / 2)

大炮不烧油嘛。对于整合了大半个欧洲工业能力,而且还有充足的稀有金属供应的欧洲共同体而言,制造大口径火炮的能力是非常过剩的,甚至超过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土豪。

现在美帝的钢铁号称年产1亿吨,实际上就年产8000万吨而已。而德国的钢铁年产量已经突破了3200万吨,法国在1942年生产了820万吨钢,比利时生产了700多万吨钢,英国则产出了1300万吨钢,克罗地亚-匈牙利产出了150万吨钢,欧共体首都(指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产出了230万吨钢铁,剩下的欧共体国家的钢铁年产量还有约100万吨,总共就是6500万吨!

另外,瑞典、荷兰这两个明显偏向德国的中立国(它们都是欧洲关税同盟的成员)在1942年还总共产出了约500万吨钢铁。

因此在钢铁产量上,欧共体(还没算拥有300多万吨钢铁的罗马帝国)和美国几乎不相上下。而在机床、电力、各种有色金属(包括铝和铜这样的大类)的产量方面,欧共体也丝毫不逊于美国。

这些产量反应到了军事方面,就造成了只要不烧油的武器,德国(欧共体)拥有的数量一定比美国还多,苏联那就更不用去比了。

而牵引式火炮,则是所有不烧油的武器中威力最大的,所以到了1943年4月底时,德军(包括法军、克-匈军、芬军等等)拥有的大炮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苏军。

而且,苏军的大炮还因为受到来自空中的威胁而不大敢开火,因此在4月30日白天的战斗中,完全是德国的大炮兵在欺负苏联红军的步兵。

不仅是守在两个仿佛是德军集中突破口的地区的红军被德军大炮轰了个晕头转向,而是整个战线(包括白俄罗斯突出部战线和第聂伯河防线)上的红军都在挨炮炸。而且在许多重要地段上,德军的炮击力度都前所未有,几乎打出了一战的风格!

所以从红军最高统帅部到下面几个方面军的司令部,在4月30日晚上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德国人主要突破方向到底在哪儿——虽然看形势仿佛是要先吃掉白俄罗斯突出部,但谁也不敢那么肯定。

看着地图,库利克元帅的眉毛拧成了个川字,让他那张本来就凶相的面孔看着更加吓人了。

元帅思索了片刻,突然对身边的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说:“敌人从白俄罗斯突出部根部进行突破的目的也不一定是为了包围突出部的红军。”

“不是为了包围我们?”波克罗夫斯基看着地图上两个黑色的箭头,也发现了问题。“那是为了突破第聂伯河?”

“对!”库利克点点头说,“第聂伯河防线的主要布防地段在普里皮亚季河和第聂伯河交汇处的下游。在两河交汇处以北,西南方面军并没有布署重兵,而且河道也比较狭窄,很难抵挡德军的突破。从普里皮亚季河突破的那一路德军完全可以在切尔尼戈夫一带突破第聂伯河,从我们和西南方面军的结合部突入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如果西南方面军的防线采取纵深布局,这样的突破并不是致命的,但是现在西南方面军的主力都集中于第聂伯河防线上。一旦德军从第聂伯河防线右翼进行包抄,很可能造成西南方面军的主力被围。”

库利克元帅顿了顿,缓缓地说:“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从韦利卡亚河突破的德军,大不了把第3集团军撤回第51筑垒地域(斯摩棱斯克周围)。但是从普里皮亚季河突破的德军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要有在第聂伯河以东的切尔尼戈夫或布良斯克举行会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