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当医生 第570节(2 / 2)

“对对对,不过完全没必要和他们争执,说点他们喜欢听的,这事儿就过去了。要不然你碰到个睚眦必报的主,喝多了拎着刀冲进来怎么办。”

沈浪沉默。

周从文描述的画面的确很吓人。

“有警察。”袁清遥正色说道。

周从文笑了笑,袁清遥这孩子还不了解国内的情况。

在国内,类似的情况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真要是往仔细了说能说几天几夜。

“我这几天找滕菲主任聊聊。”周从文把话题岔开,说到正事儿上,“找高龄的三支病变患者,再找省里的各家医院都留个信息,有类似的患者直接转过来,做小切口的冠脉搭桥手术。”

“周哥,你总说小切口,切口到底多大?”袁清遥问道,“前苏联kolessov医生当年手术资料已经查不到了。”

“心尖所在位置作为切口中点,行6cm左右小切口。因为是三支病变,所以剑突位置也要切一个1.5cm的小切口。”

最大切口6cm,还不用劈胸骨!

和正常的冠脉搭桥手术比,的确是小切口,毫无疑问的微创手术。

难怪周从文说适应症的时候要加上高龄两个字。

高龄患者能承受的手术打击都有一定限度,肯定切口越小越好。

很多患者都因为年纪偏大,医生不敢做手术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最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要是只有这么点的切口……袁清遥心中大炙。

“清遥,术后随访你和李然一起做。”周从文安排到。

袁清遥和李然同时点头。

“虽然开展的略晚一点,术后随访的时间可能不够,资料不够多,但总是要的。”

“周哥,年后就开?我能上么?”袁清遥问道。

“当然,要心胸全套人以及循环介入全套人。”周从文道,“虽然是小切口,但那是患者受到的创伤比较小,真论起手术的复杂程度,要比正常做难很多倍。”

袁清遥知道,可一想到原本要劈胸骨、大术区,绝大多数心胸外科医生都做不下来的手术竟然能用两个小口子就解决问题,他开始有些兴奋。

第801章 顽固性晕厥

初二收患者,初三开始手术。

一切都很顺利,在大家上班之前,周从文的医疗组已经把第二批患者做完。

这期间周从文以及医疗组做的一切都看在有心人的眼中。

滕菲一直在关注周从文的动作,因为周从文找她谈了年后开展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的相关事宜。

这是要参加世界手术大赛的术式,不光是治病,还要和患者家属聊有关手术录像等问题。

类似的患者滕菲是真不缺,她也比较相信周从文的水平。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滕菲不仅相信了周从文的手术水平,也对整个医疗组的表现表示惊讶。

过年休息期间,周从文医疗组完成了小五十台手术。

手术量是一回事,单位时间内完成这么多手术,换其他医疗组必然会忙的连手术记录都很糊弄,甚至出院的时候一纸空白都说不定。

可周从文医疗组不光手术做的好,病历写的也好,全须全尾的把患者安稳送出院。

以滕菲的眼光来看,虽然也有一些小的瑕疵,但她很清楚类似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每个医疗组的特性都和带头人的性格有关系,这是天然烙印。周从文医疗组的“性格”肯定接近周从文本人,一个字——稳。

虽然整个医疗组运行的车速已经飞起来,但依旧稳如老狗一般安全,在如此繁重的手术量下不露丝毫破绽。

与周从文合作肯定有前途,即便他以后一定要去912,留在省城的医疗组沾染了这种性格,必然前途无量。

滕菲大年初八一上班就去蹲门诊,开始给周从文找相关患者。

信任,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

一上午滕菲看了小50名患者,累的精疲力竭、口干舌燥。回到病区别说吃饭,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住院总就找上门。

“主任,3号患者还是不行。”住院总第一时间汇报到。

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34岁,常年居住在瑞士。赶上过年回家,结果犯了心脏病来滕菲这里住院治疗。

她的病情也比较特殊——患者因为回国后出现反复晕厥才住院治疗。

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心律,33次分,初步考虑为心源性晕厥。

进一步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可除外晕厥相关的脑损伤可能,所以以心源性晕厥收入院治疗。

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进一步除外肥厚型心肌病等结构性心脏病可能,并且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心肌缺血。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相当严重的疾病,而且患者室性逸搏心律33次分也意味着她的情况危急。

但最古怪的是该检查的都查了,该用的药也都用了,患者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没有见好,晕厥依旧频发,一天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