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私聊(2 / 2)

“有啥好说的?”何慧文不为所动,“主任的事迹都在简历里面,虽然简单了一点却没有一点水份,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不会相信,或者不想相信罢了。知道吗?当初的古城县很多家庭穷得要吃糠咽菜,有些老百姓一年到头只有一套衣服,山里娃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

女人描述的贫困面貌,对于戴艳慧来说根本无法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一向生活优渥的小戴同志,怎么可能想像得到玉米面糊糊都是美味佳肴的生活?怎么可能想像得到一碗红薯饭一家人吃的场景?

听何慧文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邓某人的崇敬,明明惠文书记比小邓主任大一些。戴艳慧没有更多关注同事的诉说,更多的开始打量何慧文,一个颇有姿色的女干部,不知道能不能入得小邓同志的法眼!

显然没有注意到戴艳慧审视的目光,何慧文沉浸在会议中:“而那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生巨变,如果没有小邓主任倡导并实施的民俗大市场,如果没有一系列促进民俗工艺品生产的手段,古城县还会是淮阳省最穷的地方!”

据说小邓同志身边都是绝色美女,戴艳慧想起和唐薇部长一次私下交流,当时唐部长对邓某人的评价,女人记忆犹新:能力很强,作风问题很可能给他仕途画上终止符。

戴副主任笑了,女人的笑容带着一丝小坏:“我听说邓主任和古城县两位美女领导关系都不错,和那两位男领导关系搞不好,不知道什么原因?”

大概说到了点子上,让何慧文一时语塞,半晌才道:“先前的赵建军县长几乎成为贪官污吏的典型,当年党报全文播过他的累累罪行,这样的人如果小邓主任能和他关系融洽,还真是见鬼了。至于说后来的王尚春书记,两个人因为执政理念的不同分道扬镳,也没有什么不对。邓主任是一个有大志向的干部,他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不惜牺牲眼前的政绩和利益。”

“嗯,我听说了,民俗大市场出售与出租之间,对古城县来说差距巨大。”

戴艳慧终于明白邓某人在何慧文心中的地位,不只是有知遇之恩,更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干部典型。私下里唐部长曾经说过,就是她遇上古城县的局面,也未必会选择出租民俗大市场。

那可不是简单的出租,而是在享受既有政绩和充当栽树前人之间的抉择,如果没有当年出售民俗大市场的举措,他王尚春凭什么创造出眩目的政绩?

没有让古城县一年脱贫,甚至成为县域经济展明星的政绩,他王尚春凭什么上位书记?就连走上副市长的宝座,也是在享受邓某人的余荫,而不是他老王做过什么大事件什么大政绩!

官场中人没有傻瓜,只有聪明过度的领导,如果自己遇上古城县的情况,又会作何选择?戴艳慧感慨万千,再也没有了取笑小邓同志的心情:“我想任何一个干部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都要纠结,不知道当时的邓主任是怎么想的。”